二、姓氏的产生 “姓”为何意?《辞海》释:姓是“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。”姓的产生与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。我国的姓产生于母系社会,它代表着一个外婚的血缘团体,此时的姓是所有氏族成员的共同称号。当时,各个氏族为在交往中表明身份,用自己的氏族图腾作为标志,图腾的徽记就成为姓的雏形。据传说,伏羲、女娲兄妹俩是最早使用姓的人,为“风”姓。随着氏族的不断分化繁衍,在原始“姓”的基础上,又派生了许多新姓。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,家族的形成晚于氏族的形成,故姓的产生迟于氏的产生,且姓仅是家族的标记,应用范围较狭窄,所以远古时姓很少,有关姓的记载也少。一个氏族中有许多个家族,因而一个氏中可有许多个姓。据《国语》记述:“黄帝之子二十五宗,其得姓者十四人,为十二姓:姬、酉、祁、已、滕、箴、任、荀、僖、姑、儇、衣是也。”黄帝有子25人,得姓者14人,为12姓。黄帝的其余儿子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家族,故没有姓。因社会的发展,“婚姻有别”而产生了原始的“姓”。 中国人的姓氏来源是多源的。宋代著名学者郑樵在《通志·氏族略》中把姓氏来源分为32类。综合各种分类方法,主要有以下类型: 以国号为姓。以祖先建立的国家、诸侯国的名号为姓。如夏、商、殷、周、秦、魏、晋、梁、齐、吴、蔡、鲁等。这类姓有200个。 以地名为姓。以地名为姓有两类:一是以封邑的地名为姓,一是以居住地之地名为姓。前者是贵族,后者则多数是平民百姓。这类姓有200多个。 以官爵、谥号为姓。以祖先官爵为姓的,如司马、司徒、司空、司寇、将、军、师、帅、校、尉等;以祖先爵号为姓的,如王、侯、公、伯等;以祖先谥号为姓的,如昭、穆、宣、文、武、桓、简、孝、庄、成、闵等。 赐姓命氏。由氏族首领、部落酋长、国王、皇帝给有功者赐姓作为奖赏。黄帝为其长子玄嚣“降居江水”、建立江国,以江为姓;次子昌意“降居若水”,建立若国,以若为姓;秦族祖先伯益,因居嬴地,受赐姓嬴。西周时周武王封邦建国,封了齐、鲁、燕、陈、杞、蓟、焦等诸侯国,这些诸侯国居民就分别姓齐、鲁、燕、陈、祀、蓟、焦。有些帝王还赐有功之臣和自己同姓,如刘邦赐娄敬姓刘,李世民赐徐纺姓李。 以祖先名字为姓。这种姓氏多出于对祖先的敬仰之情。如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,伯是爵位名,廖是名,伯廖的子孙就以伯廖的名“廖”为姓,就是廖姓。 以居处为姓。以居处为姓与以封邑的地名或居住地的地名为姓不同,它们不是用居住地的地名为姓,而是以居处的环境特点为姓,如水、城、郭、池。 以职业为姓。以职业为姓是平民百姓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命姓。如从事粮食生产的以米、谷、麦、粟为姓;从事畜牧业的以牛、马、羊、鹿为姓;从事裁缝制衣业的以衣、布、裘、针、线、纽为姓;从事建筑业的以楼、房、宫、殿、石为姓。 改姓。改姓原因有多种:汉朝以后少数民族改姓,如鲜卑族的“拓跋”氏改姓“元”、“步陆孤”氏改姓“陆”、“拔列兰”氏改姓“梁”等,汉晋时的氐族、南北朝时的匈奴人、北宋时的西夏党项族、明清期间广西的壮族、清朝的满洲八旗姓良佳氏等少数民族改为梁姓;避灾难改性,据说韩信被吕后处死,后裔有的去掉偏旁改为“韦”姓;与帝王的名字相同改姓,如于、文、元氏、帅、龙、主、沙、李、金、孙、严、全、贺、席、洪、羌等;还有将自己的小姓改为显赫的大姓。 “氏”为何意?《辞海》说氏是“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”。氏出现于父系社会,是姓族中的重要支系,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,代表功勋和地位。郑樵在《通志·氏族略》中说:“五帝之前无帝号,有国者不称国,惟以名为氏,所谓无怀氏、葛天氏、伏羲氏、燧人氏者也。至神农氏、轩辕氏,虽日炎帝、黄帝,犹以名为氏,然不称国。至二帝而后,国号唐虞也,夏商因之,虽有国号而天下世世代代称名,至周而后,讳名用谥,由是氏族之道生焉。”由此可见,在表示家族或宗族组织的氏之前,还有表示部族组织的氏。在周以前,所谓氏号都是指国家出现以前部落的名称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名号。西周实行奴隶主贵族宗法统治,氏就是奴隶主贵族的宗族组织的名称。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,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剩余产品,并且出现一些氏族首领开始独占剩余产品,由氏族内部分化产生了氏族贵族及其宗法组织。这种宗法组织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,具有相当的政治经济功能,氏就是这一宗法组织的名称,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等级的标志,用以标明人们的身份地位及其所出身氏族的等级。氏的产生分为天子封邦、诸侯立家、分族别氏几个等级。先秦氏的产生大概有以国为氏、以字为氏、以官为氏、以邑为氏、以德行为氏、以谥号为氏、以居住地命氏。西周封的同姓国有鲁、蔡、曹、管、焦、滕、吴,等等,封异姓的国有齐、楼、宋、蓟、陈、梁、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