遂川县梁氏属梁康伯世系,系梁松、梁谏两大支脉及梁伟的后裔,分布于遂川县下辖的22个乡镇,其中,梁松大支脉的后裔,主要居住在泉江镇的南城、新林,堆子前镇瓜子洲,碧洲镇的良岗、高垣,珠田乡的岗仔下,于田镇的中洲、云岗坑、垅土,其次是在中石镇的富塘,泉江镇上坑村木岗仙岭下,再次是在禾源、左安、西溪等地有少数梁氏族人。梁伟的后裔分布于遂川县南城。另外,在双桥新江有几户从泰和迁来居住。 梁谏大支脉后裔,主要居住在汤湖镇的高塘、白土(忠坪),草林镇的草林好背、家游,五斗江镇的白石坑、丰禄村、下洲、南坑、北坑、新田拱桥头,其次是在珠田乡的上富脑、仙坑、黄坑、杨芬洞仔下、滁洲、营盘好乡的桥头,双桥乡东核、七岭等地。 梁松宗支 梁氏始祖梁康伯的第28代孙梁松有四子:有立子梁高,范氏后生三子:梁屡(枯),梁口,梁安(德)。据遂川南城梁氏前族谱记载,梁屡(枯)的秉性不求名利,加上他看见当时家里的权势日盛,担心一旦失宠,全家的生命财产将不能保全,于是带领全家离开长安迁到遥远的蜀国之武川隐居,枯之弟梁口,从兄摆之为黄门侍郎,官终长乐少府。枯之弟梁德(安)的后裔隐居黔江,后历广东羊城人浙江钱江等地定居。而梁松至东汉明帝永平元年(58年)迁太仆,永平二年免官,永平四年冬,梁松下狱死。 而隐居蜀国之武川梁松之子枯(屡)及其子孙以及德安的子孙隐居黔江,才免于祸,后来才得以不断繁衍。 梁松之子梁枯举家迁蜀后,其后代子孙隐居不仕。历经8代,直到东汉永嘉年间,才有梁康伯的第36代孙天监,任湖广长沙府太守。自梁天监历经12代后,至唐末(约公元904年左右),梁康伯的第49代孙梁震登进士第,又历5代,梁康伯的第54代孙梁公远,任北宋淮西路提刑,赐第长沙府。 梁公远有二子:长子元兹、次子元赡。北宋淳化三年(992年)元铱出守古洲(今吉安)为殿中垂。远瞻留居长沙。公远喜爱吉洲西昌优美山水,其子元兹就安排父亲赴吉洲就养。后来元铱避党祸亦在西昌定居,为赣西梁氏之始。 (1)梁元铱支系 梁元兹有三子:长子梁德昭.任韶洲(今广东韶关)太守,居吉洲白沙,为庐梁氏之始迁祖。 元铱的次子梁知古为校书郎,迁西塘(今泰和东城),为泰和梁氏之始迁祖。至梁康伯第65代孙蕃,由泰和楼下徒居遂川县于田乡中洲开基(按遂川中洲梁氏顺延)。 元铱的三子梁可式为浙江台洲司理,偕长男从甫徙龙泉县上七(此今属井冈山市管辖),为龙泉梁氏之始迁祖。从甫有子平川,平种有子处廉,因洪水淹没上七村落而复归长沙。从甫之弟申甫赘庐陵白沙。处廉有子胜用。 梁康伯第60代孙梁胜用为微仕郎,从长沙再徙泰和西塘(今泰和东城),娶妻倪氏生六子,续配申氏生二子,共有八子: 长子龙一郎,居牛水口亡。 次子龙二朗,居泰和,后有部分裔孙徙居吉安薌城,有一部分徙居万安县宏冈,至梁康伯第85代孙显鸿徙居遂川县于田乡云南坑开基。 三子龙三郎赘龙泉芦溪项氏,生二子。 四子龙四郎古代赘庐陵甲村,今吉安薌城镁陂(按吉安。薌城梁氏顺延)。 五子龙五郎赘兴国董家董氏。 六子龙六郎徙东平,有传说复归长沙。 七子梁初、幼子梁裕,均吉水县皂角村树下(按吉水皂角梁氏顺延)。
|